地质灾害调查评价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基础。1999—2008年,我国完成了2020个山地丘陵县(市、区)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2005年以来部署实施了县(市、区)1∶50 000地质灾害较详细调查,共查明地质灾害及隐患点28.6万处,建立了全国地质灾害信息系统。通过分阶段、递进式的调查,摸清了我国地质灾害基本状况,为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地质灾害孕灾地质条件、诱发因素和发育规律认识不足,极端条件下地质灾害危险性和风险评价研究不够深入,与我国新形势下防灾减灾工作的新要求存在一定差距。为此,开展以孕灾主控地质条件和地质灾害隐患判识为主的1:50 000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深化地质灾害早期识别、形成机理和规律认识,总结成灾模式,开展不同层次地质灾害风险区划,提出综合防治对策建议,为地质灾害防治管理提供基础依据。
为规范和指导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工作的开展,制定本技术要求。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日 |
---|---|---|---|---|---|---|
1 | 2 | 3 | 4 | 5 | 6 |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