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在对洞庭湖实施退田还湖工程前后自然资源概况及生态环境问题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阐明了洞庭湖区滩地的自然发育与植被演替过程,深入系统地分析了滩地生态系统的自然植被群落特征与土壤环境特征,以及洞庭湖滩地的典型土地利用方式:杨树人工林、芦苇地、苔草地、农田等不同时间尺度的土壤呼吸变化规律;并应用遥感、GIS等先进技术手段分析退田还湖生态修复工程对整个洞庭湖区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提出了退田还湖工程对单退境、双退境土地利用结构影响及景观适宜性评价的指标体系及判别方法;同时,针对滩地多效人工林生态系统构建,总结完善了抗逆性树种、新品种选育、生态系统优化结构配置及可持续经营技术,并探讨洞庭湖湿地生态恢复模式及其综合效益评价,为洞庭湖退田还湖区生态修复、滩地林业血防生态工程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持以及新的思路和方法。本书所用材料来源于著者所主持的“十一五”科技支撑课题“洞庭湖退田还湖区生态修复与综合治理技术试验示范"(2006BADO3A1503 )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滩地林业血防生态工程抑螺防病机理研究”( 41071334)的部分内容。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日 |
---|---|---|---|---|---|---|
1 | 2 | 3 | 4 | 5 |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